麝科动物的生物学特性(一)
日期:2020-06-11 浏览:2422
字号:【小】【中】【大】
分享到:

 

一、习性 

(一)基本特性

麝栖居于山林,躲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;人工驯养状态活动时间分布为5:007:0011:3013:3019:3021:300:002:30,这些时间段人为因素干扰少,环境安静。麝性情胆怯,听觉、嗅觉均发达。白昼静卧灌丛下或僻静隐蔽处。喜独居,颇警觉。行动敏捷,喜攀悬崖,常居高以避敌害。喜跳跃,能平地起跳2m的高度,能在崖壁或墙壁上换步跳跃。栖息在某一领域的麝有较为固定的路径和范围,不肯轻易改变,即使被迫逃走,也往往重返故地。盛夏上高山避暑,每年垂直性迁徙约两个月,然后重返旧巢。一般雌雄分居,而雌麝常与幼麝在一起,以晨昏活动频繁,有相对固定的巡行、觅食路线,通常只在标定的范围内活动。麝的活动、觅食、休息、排泄都有固定的路线和地方。排泄后用前肢向后扒土覆盖,不受惊扰不轻易变动栖息居留场所。此种生物学习性极易被猎捕,因此给麝带来了极大的灾难。

麝被毛易脱落,伤口自愈能力极强,一般不需缝合,这些特性是躲避天敌、维护自身生存的有利条件。

(二)标记行为

标记行为是麝存在与活动的显著特征。擦臀是进行标记的主要手段。麝的尾脂腺非常发达,通过擦臀将尾脂腺分泌物涂抹在活动范围的各个重要点位的树木、岩石上,几乎每天都在进行。因各点被反复标记,留下厚厚的、黏滞性的黑色油膏状标记物。粪尿也是麝的标记手段,在固定活动线路上有几处排粪点,轮流向其排放新鲜粪便;雄麝则经常向雌麝的活动区域排尿,巡视过程中多次排尿。

二、繁殖特点

(一)发情

麝属于季节性的发情动物,一般10月下旬至次年2月份为交配期,集中在11-12月。雄性的喷气、鸣叫行为是雄麝发情的标志。雄麝在发情季节持续发情,在追逐雌麝时常发出连续响亮的“喵喵”声;雌麝多次发情,一个发情季节中有3-5个性周期,每个性周期为13-24天,发情持续期为12-36小时(人工养殖多为23-36小时)。

(二)配种

配种季节活动节律发生改变:非配种季节休息时间白天多于夜间,配种季节夜间休息多于白天,当有雌麝活动时,雄麝常常会停止休息而参与活动。

雄麝通过跑、跳等优于雌麝的技能吸引雌麝的注意力,通过标记、嗅闻、修饰雌麝、喷气、追逐等行为方式,向雌麝传达交配欲望,表明独占性。雌麝发情期性情温顺,与雄麝相互接近、相互嗅舔,接受雄麝爬跨。

雄麝在配种季节里香气浓烈,诱发雌麝发情配种。雄麝间有强烈的争偶现象,互相争斗、追打、用獠牙刺划,造成重伤或死亡。故人工养麝很少将雄麝合群饲养,在一个雌麝繁殖群体单位里,避免放入多头雄麝,目前圈养林麝一般采用单公群母的配种方式,公母麝比例为1:51:6,母麝的受胎率可达到80%

(三)怀孕及产仔

麝怀孕期半年左右(178-198天),产仔期从4月末到8月末,5-6月份是产仔高峰期,总产仔胎数占全部胎次的78%,平均双胎率为71.5%8月份林麝总产仔胎数占全部胎次的2.23%,经产麝双羔率在80%以上,偶有三胎。幼麝生长很快,雌麝和雄麝都是1.5岁性成熟,2.5岁即可进行繁殖生产。在雌麝产仔育仔时期,雄麝处于泌香期。

雌麝一般在晴朗的天气产仔,中午产仔多,也有下午产仔的。产仔前几小时,由于胎动明显、子宫收缩,雌麝很少进食,时而走动,时而躺卧,有排尿动作但无尿排出。产仔时间持续0.5-2小时,初产雌麝耗时较长,单胎的比例较大(60%-80%)。产仔时,首先羊膜囊露出阴门如皮球状,囊球破裂逐渐努责娩出胎儿。如果是双胎,产下一胎后雌麝咬断脐带舔舐仔麝口鼻和身体的黏液;若与第二胎的间隔时间骄傲长,则会先吃掉一个胎盘;若间隔时间较短,则会将第二胎产下并处理完后再吃掉胎盘,同时,雌麝会将分娩时溢出在地的羊水等物舔舐干净。胎儿产下20分钟左右便能逐渐站稳,用头和嘴拱乳房,采食初乳。雌麝产仔时如果受到惊扰,可能会发生难产、胎儿死亡、仔麝吃不到初乳等现象。雌麝产仔后将仔麝保护于四肢之间。仔麝常靠良好的被毛保护色,卧地不动,不易被发现,当收到惊吓时发出鸣叫声。仔麝出生后半月余即可随雌麝同跑,尝试采食各种饲料。

(四)哺乳及断乳

仔麝出生后两周、表现为雌麝定时、有规律的哺乳行为,集中在2:00-4:0011:30-14:0019:30-21:00,人工圈养行为学观察,平均每天哺乳3-4次。哺乳前后雌麝会为仔麝舔舐全身和肛门,吃掉胎便。雌麝对仔麝两周后的舔肛行为既能促进仔麝胃肠的功能发育,又能避免吸引敌害。仔麝两周后逐渐开始采食饲料,主动寻求哺乳,形成固体粪便。随着日龄增长,哺乳的次数和哺乳持续时间逐渐减少,45-60日龄接近尾声,开始独立生活。

联系电话:028-87132136 028-87115626

地址:成都市都江堰市龙池镇白沙社区1组36号

邮编:610016

Copyright © 2021 (scyss.com.cn), All Rights Reserve. 四川养麝研究所 版权所有. | 备案号: 蜀ICP备05019104号-2 | 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